钢铁行业效益持续提升 纯铁材料发展势头强劲

前五月供需优化成本下行 高端纯铁成产业升级亮点


钢铁行业效益稳增 高端纯铁崭露头角
        2025年1至5月,我国钢铁行业交出亮眼答卷。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数据,全国粗钢产量4.32亿吨,同比小幅下降1.7%。更令人瞩目的是行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16.9亿元,已超2024年全年291.9亿元的盈利水平。行业整体运行平稳,经济效益大幅提升,供需关系优化与成本压力缓解是核心驱动力。


供给优化与自律控产成效显现
      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。2025年以来,行业自律控产力度加大,主动调节产能,促使粗钢产量呈现理性回落趋势。此举有效缓和了长期存在的供需矛盾,阶段性缓解了库存压力,对稳定钢材市场价格、改善行业经营环境起到关键支撑作用。“在行业整体盈利的情况下,全行业粗钢产量实现了1.7%的减量,这是前5月效益的重要保证,”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姜维强调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高端材料领域,高纯度纯铁(纯度可达99.99%以上)的生产技术取得重要突破,国内部分领先钢企已能稳定批量供应,显著降低了对进口高纯材料的依赖,成为产业升级的新支点。


多元需求拉动与纯铁应用拓展
       需求侧动能充足。“两新”(新型基础设施、新型城镇化)政策对钢铁消费的拉动效应持续释放。前5月数据显示,汽车产销量同比增幅均超过10%,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更是大幅增长30.2%。在高端制造领域,纯铁材料因其优异的磁性能、低矫顽力和高导磁率等特性,需求呈现强劲增长态势。其在高端电子产品(如磁屏蔽材料)、精密医疗器械(如核磁共振核心部件)以及航空航天特种部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,市场潜力巨大,成为钢铁产品结构优化的亮点。


成本下行助力效益空间扩大
       原料成本端压力明显减轻。铁矿石、焦煤、焦炭等主要原燃料价格相较于2024年的高位出现显著回落。中钢协数据显示,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的进口粉矿、炼焦煤、冶金焦采购成本均呈下降趋势。姜维分析指出,行业的自律控产不仅使企业库存保持在健康低位,也促使原燃料的直接需求下降和价格回落;同时保障了钢材市场供给的平衡与价格的相对稳定,形成良性循环,进一步巩固了行业整体效益。


未来聚焦:持续自律与高端突破
       展望下半年,行业共识在于坚持自律控产与降库存策略,避免无序竞争。姜维呼吁企业继续做好自律,防范“内卷式”竞争风险。业内专家进一步指出,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,对高性能钢铁材料,特别是超高纯度纯铁的需求将持续攀升。加大在纯铁等高端特种材料领域的研发投入与产能布局,突破关键制备技术(如超纯精炼、杂质深度控制),提升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,是我国钢铁行业实现由“大”转“强”、获取更高附加值、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战略方向。 纯铁材料的良好发展态势,正是钢铁行业向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。

晋ICP备2020012629号-3 晋公网安备14010702074527号